我国机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应考虑五点建议
文章由摇臂钻转载http://www.thybz.com
我国机床装备制造业强大,其逻辑决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明。中工联创积聚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对我国机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实现“无为中的有为”。机床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长,资金需求量大,如果政府完全无为地依靠市场自动调节来发展机床装备制造业,在我国这样的产业发展环境下,最终可能会出现市场调节失灵,机床装备制造业产业陷入恶性竞争的结果。但相反,如果政府一味地干预机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依靠政府手段宏观操控机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会出现寡头垄断,资源配置率低下结果。因此,机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管理部门,应该在无为中实现有为。就是要利用市场的手段、要利用市场的思路来指导产业的发展。无为和有为都要适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无为中有为。
二要打破所有制偏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我国是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存,各种企业在同样的市场中竞争。目前,政府无论是在政策支持,还是在资金支持方面,都强调了所有制的平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有企业获得的支持力度依然较民营企业要大。
我国机床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关键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目前的情形是,国家将大量的资源配置到国有企业,包括很多经营很差,缺乏创新的企业,而很多经营灵活,具有创新冲动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享受不到优质资源。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整体活力低于民营企业。(2012年1-2月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利润下降19.7%,私营企业利润增加24.4%)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因此,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应以所有制来区分,而应该以创新能力和对产业的贡献度来区分。政府应该将最优质的资源分配到有创新冲动,有创新能力,有创新成果的优质企业。
三是要大力培养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我国机床装备制造发展到现阶段,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量变,资金、技术、人才、管理都有了足够的储备,已经成为机床装备制造大国,但依然不是机床装备制造业强国。因为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较弱,使得我国的机床装备制造业在关键点处处受制于人。关键技术是一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通过购买获得,只能依靠自身的创新取得。
四是合理布局机床装备制造业,避免重复建设。我国各行各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机床装备制造业也是如此!主要原因是,对于国家鼓励的产业,各地都会一窝蜂发展,不顾当地资源和条件是否合适,机床装备制造业尤其如此。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省份都具备一定的机床装备工业体系,虽然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我国机床装备工业遍地开花,分散发展,集聚度低,产业配套差,竞争力弱。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后,各个省份都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端机床装备制造业,特别是规划重点提出的五大产业,某些产业的低端产品出现了过剩。
这就需要站在全国角度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各地不同基础和资源优势,制定不同引导政策,使不同地区走特色发展之路,以产业链为中心集聚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高端机床装备产业空间布局特点,从资源集聚、配套环境和产业供应链条等方面入手,为机床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发展特色机床装备制造与服务基地。这样既能避免资源浪费,又能使不同产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我国的机床装备制造综合竞争力。
五是要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机床装备制造业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发达国家政府不仅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中,一直把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整形机床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和政策目标。特别是德国,凭借中小机床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撑,使其在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我国一惯有大而全的思想,重视发展大型企业,而忽略中小企业的作用。政府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大型企业的扶持上,政府希望培育大型集团,增强机床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实践证明,众多的中小企业对机床装备制造业的贡献更大,创新动力更足,更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力。所以,政府应该从法律、金融、税收、技术开发等方面,更多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